玩游艇 就該去希臘!
近年游艇生活在中國已經悄悄興起,國內不少富豪會選擇去青島、深圳等地玩游艇,可是羅彤卻堅定地認為,要玩游艇,必須去希臘。
羅彤這個游艇幫2006年才開始接觸游艇生活,雖然不長,卻已經有了癮頭。這幾年夏天,他們總會定期去愛琴海邊,與三五好友享受一種VIP生活——這種生活漂在藍色的大海上,沒有雜質,只有海水、陽光和不用修飾的心情。
去希臘記
羅彤出生在北京一個文化世家,在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畢業后,她選擇去希臘尋源,繼續學習。就是這么一個寧靜得似乎有點偏遠的地方,擁有最適合玩游艇的天然條件,“亞洲的海跟愛琴海完全不一樣。亞洲的;揖G色,而愛琴海唯一的顏色就是藍色。有的小島不讓進車,寧愿讓驢來拉物資,保證人心能真正平靜下來”。
羅彤在希臘創辦了一個文化交流中心,舉辦各種文化交流、演出、展覽、講座和學習班,以及旅游推介等活動,同時她也是雅典大學語言學院的一名漢語教師,也正是因為在希臘的旅居生活讓羅彤愛上了這里的大海。
Riky和Helen也是因為偶然的機會見識到希臘的度假方式。Riky來希臘出差,她發現在那里的人們能在陽光沙灘里消磨一天,專挑冷門的地方呆,而且身上都只有游泳衣,更別說帶著相機到處拍了。Helen是羅彤在北京念書時的師姐,她因為男朋友是希臘人而見識了他們的生活。在那里的夏天,人們的生活節奏出奇地平和緩慢,除了和三五朋友聚會玩樂就是游艇出海,不過這一切都又深深地吸引 Helen,以她的話說,這種生活“特真,特自然。”
一條船,一些朋友,沒有目的地
羅彤在希臘教中文,而她的希臘學生楊尼斯(Giannis Patiniotis)卻教她怎樣玩游艇。楊尼斯跟大多數向往自由和充滿熱情的希臘人一樣,熱愛海上休閑活動。楊尼斯覺得希臘天生就是個玩游艇的地方,不僅擁有充沛的陽光和迷人的自然景色,這里舒適的生活節奏也是日本美國這樣的國家無法比擬的,不到希臘來,怎么能算享受到真正的游艇生活?這也是游艇幫成員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,每年都要再回希臘出海的原因。
對于游艇幫的中國成員來說,真的是到了希臘玩了游艇,才知道旅游和度假是兩個概念,而且相差十萬八千里。
希臘人是羅彤見過的最懂生活的人。他們基本工作半年,休息半年,尤其是夏天7月到9月還在工作的人,就是個異類。羅彤記得跟楊尼斯成為朋友沒多久,他就熱情地建議羅彤在接下來的夏天跟他們一起度假:“最好的休閑方法,就是有一條船,幾家人,一堆朋友,沒有目的地到處去。”
羅彤清楚記得第一次在游艇上的經歷。當時楊尼斯第一次邀請羅彤去游艇,她當時沒太在意,畢竟她曾上過那種能裝上幾百號人的游輪,但當她真正和幾個好友上到游艇時才感嘆,“這才叫生活。”
整艘船只有10來號人,不擁擠也不吵雜,隨意開到一個地方就不動了,讓船靜靜在海面上漂著。 “當時耳邊只有海浪聲,躺著看藍天,身體隨著海浪輕輕搖晃,腦子里什么想法都沒有,特美好。”當時他們在船上白天一直曬太陽,傍晚靠岸,在島上享受夜生活,晚上住在船里。那時候,游艇是他們移動的家。
一只游艇,船上配備所有生活必需,又遠遠地漂在海中心,這種私密生活正是游艇幫追求的休閑生活。而電視上那些在游艇上講手機,用筆記本收郵件的廣告,正是被游艇幫嘲笑的對象。真正的休閑生活,是從身體到思想的放松,想什么做什么,都由心出發。如果都漂到海上了還有工作和衛星定位時刻束縛著,那這種所謂度假就真的太自欺欺人了。
馬諾斯(Manos Pissarakos)是希臘一家海運公司的財務高管,跟楊尼斯是鐵哥們,游艇幫里又一個真正的度假主義者。馬諾斯上船時就帶了換洗衣服和泳衣,沒有任何通訊設備,這個時候你要是撥他的電話,留言總是“我在度假”。馬諾斯在船上可是一點都不“閑”,他積極地使用各種可用資源,釣魚、摩托艇、跳水游泳,游艇變成了馬諾斯的海上游樂場。
對于羅彤這樣不諳水性的旱鴨子來說,最親水的活動就是站在沒腳踝的海水里看水里盈盈發光的腳趾頭,但對馬諾斯來說,潛水抓海鮮則是游艇出游的一大附加樂趣。他們經常會抓到淺海的一些魚類和貝類然后拿到船上烹調,真是游泳野炊朋友聚會,一次滿足三個愿望。
游艇幫覺得,不度假不游泳,這個假期就等于沒過。而對于楊尼斯和馬諾斯這些希臘人來說,這樣的觀念更深入血液,“不游泳,不曬太陽,就不算過了夏天”,馬諾斯說。
和Riky一樣,Cinderella(孔鹿囡)在這個小圈子中算是非常年輕的一員。當然,與這么多事業有成的人混到一起,這些初出茅廬的小姑娘也還算是有兩把“刷子”的。
羅彤認識Cindy的時候,她還真的是在舞弄“刷子”。那是2004年羅彤的文化中心舉辦的春節晚會,Cindy作為留學生在那個餐館里打下手,端盤子刷碗,但是她勤懇的工作態度讓羅彤對她另眼相看,得知她在國內也是學藝術的,兩人一見如故。
老實說,雖然Cindy現在已經是一家旅行社的高級運營,但是以她的資歷與收入、消費能力都很難跟這些事業如日中天的人平起平坐,但是她卻能每次都被邀請到游艇上參加活動,她在選擇與融合上付出了更多的努力。
Cindy在希臘狠下功夫學習他們的語言與文化,而且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克服心理壓力,努力融入,并最終獲得別人的尊重。Cindy長得很喜慶,但是說話卻老成,“有想要的生活,我就為之努力。要進了圈子,才能知道里頭的生活是怎樣的。一旦融入,起點、眼光才會不一樣。” Cindy和Riky現在一直低調地學習著,努力試圖融入當地的主流文化。她們的壓力和感情一般只有在晚上靠岸的游艇上才真正釋放。
那是一個很奇妙的空間,眼前是島上的五光十色,但耳邊只有海浪,最適合“閑想”。遠處的奢華,頭上的星光,一切都很容易觸動心靈。Cindy和Riky最喜歡做的,就是在這樣的夜晚,拿一杯酒在甲板上仰望星空。每當天空飛過一架飛機,她們喜歡說“這是去中國的”,不知道飛機往哪個方向飛,但她們希望那是回家的飛機,只有在這個時候,三個表面堅強的女人才會流露出細膩又纏綿的鄉愁。
相對于Cindy 和Riky細膩的思緒飛揚,Helen就比較奔放。Helen跟羅彤在一起最喜歡的就是跟大家坐游艇到小島上,然后在島上閑逛,買各種小東西。在那樣的夏天,兩個女人穿著比基尼坦然地走在陽光下,盡情享受熱浪氣息。在船上,在島上,她們都不需要顧忌什么美白與修護,反而把身體曬得紅紅的,穿著熱褲和寬松的 T恤,絲毫不在乎身上因為衣物阻擋而被曬得顏色不勻的皮膚,對她們來說,隨心隨意地活出自己,才是真正的自由。
羅彤說,其實她現在還有很多朋友每年夏天都抽時間去希臘聚會出海,不過從中國來的不算多。就羅彤他們而言,每年的希臘游艇聚會成為了一年之中的期盼,羅彤甚至開玩笑說“最浪漫的事”就是要認真工作,到條件允許的時候,“退個休,就一條船,開吧!”
游艇幫
幫主:羅彤
成員:楊尼斯(Giannis Patiniotis)、馬諾斯(Manos Pissarakos)、Riky(黃鸝)、Helen(化名)、Cindy(孔鹿囡)
希臘游艇生活配備
中小型游艇基本配置:一個主臥,一個VIP臥,一個兒童臥室,兩個普通客房,一個餐廳,一個露天用餐區,一個酒吧,一個游戲休息室,一個摩托艇(及水上摩托)。
10個人一條船,配5名服務人員(包括船長和輪機長),租金約1000歐元/1人/1天。(歐洲市場)
稍大型游艇,36游客,17服務生(包括船長和輪機長),約10萬歐元/1天/1條船。(歐洲市場)
如果要購買的話,中小型游艇,歐洲市場250萬-500萬歐元一條船。
希臘游艇的最佳出行日期是每年的7月到9月。不過7月份的風浪比較大,9月份天氣也因為要臨近轉季變得有點復雜,所以8月是最佳的黃金時機。